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之窗 > 正文内容

身居幽谷有雅意 孕育兰香自娟然

——记长治二十中教师刘雅娟

2024-04-22 09:47 来源:长治市教育局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孔子家语》

刘雅娟,女,2001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长治市第二十中学(实验西校),担任语文教师、学科组长、班主任。从教以来,她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教育教学、班主任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践行着教育初心,她的良好表现得到领导、老师、家长、学生们的一致认可。任教以来,她先后荣获“山西省教学能手”“三晋名师”“山西省‘清明时节话家风’征文优秀辅导教师”“长治市优秀班主任”“长治市教学能手”以及校级“最美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学科组长”等荣誉称号。她是学生的好朋友,是学生心中的“娟妈妈”,是家长的贴心人,是同事的好帮手,是领导的好助手,她无愧于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荣誉称号。

以“理想”为基 沐光而行

从小就羡慕老师,所以她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三尺讲台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的理想种子在她小学时便悄然萌芽。于是,师大毕业后,刘雅娟便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她的执教生涯从此开始。

从青涩到成熟,成长的过程是快乐的,但其中亦不乏艰辛与困难。二十多年来,除了休产假,她几乎一直都担任班主任,在这个工作繁琐却责任重大的岗位上,她有过迷茫,有过失落。但她坚信班主任必须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的人;一个行为雅正、明辨是非的人;一个勤奋好学、乐观开朗的人;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她在做好班主任这条路上摸爬滚打,孜孜不倦,终于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号称“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最小的“主任”,最大的责任。一天从早到晚,学校里的各方面工作:上级的检查评比;班里的卫生、纪律;学生的学习、心理;这一切都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与耐心,但她从来都是身体力行,安排的秩序井然。只要班里有老师请假,她便一声不吭顶上去。这一次,教毕业班语文的闫琪琪老师因身体原因请假两个多月,长治二十中这所新建学校师资极其紧缺,刘雅娟老师二话不说,又接替了九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样,七年级两个班兼班主任外加九年级一个班的教学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跨年级代课且平均每天五六节课的强度,但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耽误学生们的课程进度和中考比拼。”尽管工作和生活都给她的人生带来不少考验,但她每次都能抛开一切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不断克服困难的实践中提升自己,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执教数载,对于刘雅娟老师来说,教书育人这一职责,早已从最初的理想,逐渐化成一种前行的目标,更成为她一直坚守的信念。

以“大爱”为本 春风化雨

教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刘老师深知这不是一句口号。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它体现在面对学生的每一项工作中。每天,她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询问还未到校学生是否遇到事情。在季节变化,天气阴晴不定时,会及时提醒学生加减衣服。个别学生由于家长务工较为忙碌,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够重视,导致知识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跟不上进度,刘老师也乐于见缝插针,利用大课间,主动帮她们补习功课和讲解作业,即使学生们不理解,甚至有些不乐意,但是等到考试过后,看到他们洋溢着骄傲的笑脸,每个因进步而浮现在脸上的自信笑容,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现在所带的班级中,有十来个从沁源县、武乡县来市里上学的学生,他们第一次从县城来到市里上学,难免会感到自卑。刘老师知道这些情况后,经常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号召班里的同学们多关心和帮助他们,学校劳动课责任田里播种并收获的瓜和菜,在他们周末回家时总让带一份回家做菜与家长分享。在刘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下,他们很快融入了班集体,改变了自卑的心理状态,变得阳光自信起来。班里有一个叫褚帅杰的学生,他只身一人在市里上学,住在学校旁边的托教机构,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许多困难。有一次,他感冒腹泻,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引发了肠胃炎,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刘老师知道后,赶紧带他去医院看病、买药,等到他的家长周末来看孩子时,孩子已经完全好了。许多接受过她关怀的学生都说:“刘老师,您就是我在学校的妈妈啊!”刘老师深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做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她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的真心和责任心,也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作为教师,关心学生就应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十年如一日,她饱含满腔热血,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她所带的班级,学生学习刻苦、家长积极配合,为学生们营造了充满爱与温馨的家庭环境与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努力做一个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中国人。

以“方法”为桥 治班严谨

在带班治班上,她有着自己的一套严谨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班级治理上,她制定了班级管理细则。对学生的作业、课堂、考勤、跑操、卫生等各项行为规范进行量化评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并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学生喜欢的升级闯关的方式,设置了班级日查表、积分升级表。通过量化考核,激励学生在各个方面努力争取加分,一级级闯关,一步步升级,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个闯关过程,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对于学生的违纪,她会通过考评机制给予扣分。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她的班级形成了很浓的班级竞争机制,也同时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在班干部培养上,刘老师提倡学生干部自主管理,设置了每日代理班主任,同时给班上的各项任务都安排了负责的同学,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开展主题班会,同学互帮互助,争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就连班里的每盆花都有自己的主人。在教学的具体工作中,刘老师一向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都是十几岁的热血少年,正值青春初期,他们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认同,他们渴望老师父母的赞扬与认可。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刘老师在教室后墙设立了一个“荣誉版”专栏,凡是学生有好的表现,就为她加一颗红心,一周一小评,“红心”数量最多者为本周组长,一学期一大评,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总结一下本学期中获优胜次数最多者为该学期优胜,为该生颁发奖品,并在家长会上进行表扬鼓励。正因如此,学生们有了明确的学习榜样和不断进取的动力,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充分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又形成了自我约束、团结互助的班风,以及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风。她还利用语文学科优势,以写信的方式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学生也从她或长或短的一封封信中渐渐读懂了她捧着的那颗真心。巧用书信,事半功倍。

在参加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上,刘老师也是十分重视,她认为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还应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大合唱比赛,她跟着学生们一起策划、一起排练,共同总结得失;运动会,她陪着学生们一起训练,一起加油,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历史剧赛演,她跟学生们一起研磨剧本,多次彩排扣细节,与学生共入情境,以古鉴今。正因为刘老师的重视,她的班级在这些活动中总能脱颖而出,增强了班级自信。有了刘老师的先进管理理念,她班上的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师生感情深厚,她所带的7班从刚入学时的学生散漫、纪律混乱的年级薄弱班级慢慢进步为学校优秀班集体。她所带学生苏靖雯同学在2023年中考中以693分荣获长治市第三名,语文成绩更是高达108分。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刘老师的辛勤付出。实可谓“寓教于乐兴趣生,健康成长摘桂冠”。

以“丰富”为念 专精有趣

面对教学改革,刘雅娟老师端正态度,主动深钻教研,积极参加培训和教研。她深知,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她全力以赴,不仅自己积极实践课改理念,还先后指导郭琴丽、赵瑞芳等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教学中,刘雅娟老师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立足教学深耕课堂,积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课堂,硕果累累。她每次都告诉别人课堂是自己的主阵地,谁的课堂谁负责。正是由于刘老师对教学一丝不苟的态度,所以她班上的语文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她曾经多次参加“实验杯”课堂教学大赛、说课标说教材大赛和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参加“送教下乡”示范课,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技艺日益精湛。近几年来,她参加讲课比赛,获长治市教学能手;“优秀试题评选”获山西省二等奖;“优秀作业设计”获长治市二等奖;《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入选长治市教育局优秀课例。

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刘雅娟老师爱工作会生活,绝不是个毫无生趣的教书匠。她兴趣爱好广泛,静可写书法、阅读,动可旅游、打球,内心宁静而丰盈。她觉得,一个有温度、有热爱、有幸福感的老师,才能调动学生情感,点燃学生激情,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中,她享受着这份充盈和丰富。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千古幽贞是此花啊!

班主任工作恰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工作千头万绪,无法一一道尽,确实很“散”,但其“神”是不散的,那就是时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让他们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刘雅娟老师用自己的热爱和智慧陪伴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二十多年的教育时光,韶华虽远去,初心却依旧,争做时代“大先生”是她的责任与使命,因为会有更多的幸福等着她去体会……


(《长治教育》编辑部)

长治市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58503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2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