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之窗 > 正文内容

高分作文必须具备的十个特点

2024-02-05 09:11 来源:长治市教育局

一、理论总结

1.议论文的立意要讲究“完整度”,并尽力做到有高度。高考大纲明确规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这是对作文立意的要求。在2017年之后的作文中又加入了特定的任务驱动要求,所有的任务要求都要落实,这就要求有“完整度”。2022年任务要求“双奥、国力、自我”三个方面必须都写入。2023年“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四个关键词都必须写好。

另外,立意高下更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之一。“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文章“帅”胜则文胜,“帅”败则文败,因此立意上我们必须做到准确到位,抓住材料的主旨,选取最佳角度,往深处挖掘。不仅要做到立意“深”,而且要做到立意“新”,要“言人所未言”,写出的文章才会成为“领异标新二月花”,像“二月花”那样,给人以新鲜之感。

立意的高度往往体现在从人生、社会、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生命、美学、哲理、世界等层面去立意,体现在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2022年高考《我与祖国同跨越》。

2.议论文的题目要讲究醒目、舒畅,尽力做到有亮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就是题目要是一个有鲜明观点的句子,或者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的句子,且有一定的文采。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如:《任世间雨疏风骤,我心中海棠依旧》《爱我大美中华,护我锦绣河山》《责任不倒,世界美好》《唯以分数论孩子,伤的是谁》《教育诚可贵,理性价更高》《珍爱生命,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劳动青春无怨悔,接力圆梦代代功》《跨越逐梦远,奋斗济世长》。

3.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尽力做到有速度。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出中心论点。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所给原材料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档次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哲理故事导入话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完成“快速入题”“快速点题”的任务。

4.议论文要讲究多角度设置分论点,尽力做到有深度。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设置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共有12种方法,见后面的专题讲座。

5.议论文的论据要充分、典型而鲜活,尽力做到有广度。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史铁生,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金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事理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正反结合、大小结合。

6.材料作文的论证要条理,能够做到多种论证方法的有机结合: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法,尽力做到有严密度。

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引证法:引用名言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喻证法:这种方法可以增强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演绎法: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7.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概括、严谨、生动,尽力做到有浓度。

准确就是指遣词选句,要能够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自的观点,做到不夸张,不缩小,不会引起歧义。所谓“概括、严谨”是指叙述事实论据,要简扼要。议论文要求语言生动,是指论证语言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也就是语言的文学色彩,多用修辞手法,叠音词等。

优秀议论文的语言的浓度除“概括”外,还指有情感,用一些带有情感的词语和事例。

8.议论文的各中心段的内部比例要适度。

自己的理论分析方面的语言(即道理论证)与论据语言的比例应该为11的关系。论点是论述题的观点或主张,是对论据的正确概括,是论证的对象;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可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论据必须同论点有必然的联系,论点论据互不统一,就使论点站不住脚;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是逻辑地把论点和论据联结起来的过程,揭示出论证的逻辑推理是符合逻辑规律的,推论就是合理的。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尽量让材料本身说话,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推理,两者比例要掌握好。如果材料太少,理论过多,那样推理跨度大,会影响论述的说服力。如果材料过多,理论太少,就会有堆砌感。

9.议论文的结构要合理,尽力做到有清晰度。

议论文是分析事实,论证道理的,必须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

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块构成。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何果。一般情况下,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10.议论文的结尾要结合现实,尽力做到有力度。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一篇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文中的位置虽然没有开头那样显赫,但也不容忽视。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如鲁迅的《论雷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二、例文分析

美德安心才心安(立意有高度,拟题有亮度)

264班:李童

长满杂草的土壤,唯有种下庄稼才可彻底改变它;广阔静谧的大海,唯有游鱼才可彻底激活它;贫瘠迷惘的心灵,唯有灌注美德才可彻底丰富它。将美德安放于心,坚守于心,这一生,才会心安,才能幸福。(开头有速度)

纵然我们身处世界的纷繁,心却应当是清晰明澈的,选择古人的智慧,或许对于当代人而言,更能使心安稳,平静。

温暖的仁爱安于心,犹如立一面旗帜。“仁者,人二也。”在与另一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周公在告诫其子伯禽时曾说:“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身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的他,却依旧待人谦和,可谓仁者之范。倘若将这样一份仁爱安于心中,那便如同深夜中的一丝星光那般可贵了。(段内层次由四部分组成,比例适度)

凛然的大义安于心,犹如握一把标尺。“义”字头上,是锋利的刃,懂得将这刃指向何处,便是懂得了这大义,杰出的共产党人,陈然,牺牲在歌乐山渣滓洞反动派的集中营中,他曾写下这样的话:“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岂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这样的豪言,撼动天地,这样的壮语,叩击人心。为了大义倾尽所有,无疑是将做人的标尺深刻心中。(多种论证方法的有机结合,论证有严密度)

彬彬的礼仪安于心,犹如佩一块美玉。我国之所以被誉为“礼仪之邦”,与历史所烙下的印迹,是难以分开的。宋朝时有杨时,游酢二人,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那天,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程颐明知有客,却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好久,程颐才醒,见二人,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这“程门立雪”的佳话,直至今日,仍值得深思,礼仪之道,也仿佛暗含其中。

超凡的智慧安于心,犹如执一柄宝剑。智慧之人,往往出奇制胜,令人拍案叫绝。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中。诸葛亮令士兵将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前派了20名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诸葛亮则在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弹琴,司马懿看到这番景象,便下令退兵,说道:“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必有埋伏,还是快快撤退吧。”这出绝妙的空城计,可谓是淋漓尽致的大智慧。倘若我们将其运用一生,那便如剑锋,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了。

不变的诚信安于心,犹如筑坚实根基。讲诚信,是我们安身于社会中的根本砝码,更是这个和平世界最需要的道德品质。东汉时,有一个人叫郭汲,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一次,他在并州任职时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孩子们闻讯后,就聚在一起欢迎他。郭汲在此处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来送他,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便将返程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顺利,返回的日子提前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郭汲便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由此可见,不论我们的地位有多么高,不论我们许下承诺的对象是有多么小,话怎样说,事就怎样做,一诺,千金。(5个分论点,都有合适的论据,语言有浓度,论据有广度)

爱人之心,即仁。

羞恶之心,即义。

恭敬之心,即礼。

应变之心,即智。

坚守之心,即信。(多角度设置分论点,有深度)

将这些美德,深谙于心,那么它们便会在心中渐渐生根,发芽,架起最浓郁的树荫,庇佑我们拥有最美的人生。(总——分——总的结构,结构有清晰度)(结尾有力度)


(太行中学  郭慧芳)

长治市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58503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2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