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之窗 > 正文内容

怎样评课老师才愿听

2023-08-14 09:06 来源:长治市教育局

学科教研员经常组织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活动后,对作课教师展示的课例进行赏析、评价、指导,是一个教研员的本职工作。

评课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线教师评课,发言内容在浅层的表象打转,指不出问题的根本;学科教研员点评,侃侃而谈,全面细致,参加教师却走神、看手机、不愿听。按说,这种难得的提升机会参加老师应该十分珍惜才对,为什么总出现不愿听甚至反感的现象呢?细细想来,作课教师精心准备、下大力气展示的课,却被横挑鼻子竖挑眼地评来评去;其他教师听到的颠来倒去无非就是那点东西,再加上部分人发言时语气生硬、方式粗暴,搁谁心里也不乐意。所以会说话,会说老师们想听且有指导意义的话,就成为学科教研员需终身修炼的专业技能。

怎样做才算“会评课、会说话”?我觉得最基本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言之有物

1.发言要有中心

教研活动一般先安排几个课例。听者在观课过程中会生成一些即时性的想法。这些零散的想法、即时性的看法是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生成的。评课时,不少人就按照自己临时生成的想法,想到哪里说哪里,看到哪里评哪里。

下面列举这样一个案例:

我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评析:

①学生活动比较充分,有自学、对学、群学过程。但是自学、对学不够充分。部分学生还在思考、交流的时候,老师已经打断;

②时间把握比较好,收放有度。但要考虑学情,学生自学不充分的时候,应给学生留充裕的学习时间;

③教师的评价语不够及时准确;

④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建构学习流程,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改课;

⑤实物投影仪要及时利用,配合多媒体,将学生练习时出现的失误及更正情况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借鉴;

⑥这是一节有人情味儿的课堂。正向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关注了学困生,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

这6点发言内容看似每点都没错,但内容之间没有逻辑关联,没有发言主题,属于典型的想到哪里说哪里。这种碎碎念式的评价使听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从。所以,评课第一要务便是围绕教研主题确定发言中心。

2.直指问题核心

评课时,评者喜欢说出自己的思考和所存的疑问,但不少人却不能直指问题要害,绕来绕去,说一些边缘性的话。

3月份听过一节小学语文课《花钟》。课后,大家多从学生活动充分、课件设计精美、鼓励性的评价语丰富、小组捆绑加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析。

实际上这节课确定的学习目标就不准确。本单元训练主题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位教师却把目标定位在:赏析作者用不同的词语描写不同花卉的开花时间。开展教学活动时,这位教师没有围绕单元要素展开教学,也没有扎实地进行读写训练,而是出示很多花卉图片,让学生欣赏第二自然段出现的各种漂亮花卉。

到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这位教师让每个小组在准备好的钟面上贴相应时段开放的花朵。这个环节至少用时15分钟。场面很火热,学生很活跃。但表面热闹的背后与语文课程应完成的训练目标相去甚远。

评课如果只关注学生的活跃,不关注实质,就会领偏教师,认为课就应该这样上。殊不知,目标出现问题是教学活动中最大的问题。教学活动与课标教材训练要求南辕北辙,学生活动再充分也白搭。

因此,学科教研员要练就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像技艺高明的中医那样,透过各种外在的表象直指病灶,进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并依症下药。

3.类似意见不重复

一节课出现的共性问题,听课的人都会有所发现。评课时,前面有人已指出有关问题,后面的就不要再自顾自话,对类似的内容重复啰嗦。

二、言之有理

1.透过现象看本质

开展较大规模的教研活动是为了解决区域内某类共性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确定或落实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让学科作业减负增效?如何选择更合适的教与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落实“一核六维四手段”的中考考查标准?如何解决过程性评价不到位问题……学科教研员要透过一节节课例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而围绕教研目的共同商讨解决这一类问题。大型教研活动要与学校的集体备课区别开,不需要节节对老师的教学细节进行品评。

2.坚决摒弃外行话

评课最忌说外行话。作课教师一般都是深耕在教学一线的课堂实践者。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要比专业做教研的深。为了很好地指导教师教学工作,学科教研员的理论水平、指导实践能力就必须比任课教师高。否则,说出低水平的、外行的话,会让老师们打心里反感轻视。要想不说外行话,学科教研员就须把功夫下在平时,深钻教育政策,研读课程标准,全面解读教材,分析把握学情,积累教法学法,这样在评课时才能从多方面给老师们科学精准的指导。

3.丰富自我点子库

学科教研员不仅得有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的能力,更得能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不仅要做“裁缝的嫂”——会说,更得做“裁缝”——会剪。因此,学科教研员要多听课、多思考,积累多样的方法、丰富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点子库,以便更好地指导老师们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言之有仪

在一群高学历、高素质的老师面前发言,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非常必要。

1.表达清晰

让听者听清要表达的内容,声调可偏高一点,并要有高低起伏,避免一个腔调说到底。

2.态度诚恳

教学相长,教研也相长。听评课时,教研员要静下心来,沉下身来,听听老师们的想法和需求,再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和指导,这样的研讨活动才有实效和意义。以卖弄自我、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评课坚决要不得。

3.心态沉稳

评课时,面对众多专业教师有人会出现畏惧感,怕说不好或说不合适的话。这需要调整自我,放平心态,沉稳应对,掌控局面。

4.仪态大方

平时注重自我修养,提升内在品质,做到仪表得体,仪态大方。

有人说,学科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可称呼容易做好难,想胜任这份工作,需要一辈子潜心修行。要做好的方面太多,那就先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仪”开始吧。

(吕丽霞  壶关县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长治市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58503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2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