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影响着幼儿的一生,在教育启蒙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健康、积极、爱国等良好情绪情感的建立。在幼儿园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是新时代的强音!
根据长治市教育局关于《长治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与长治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华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通知要求,长治市滨河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基础,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制定了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孩子们感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健康向上的道德教育元素、做人原则、处事态度、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1.经典国学中蕴含着很多的哲理,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的传统经典国学和古诗词内容,将其融入课程当中,同时开设经典诵读室,选择《千字文》《声律启蒙》、古诗词等中句型简短、朗朗上口的内容组织幼儿去诵读,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修养与道德品质。
2.为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丰富文学修养,每周二、三利用教师备课时间开设“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民族文化”教师经典国学诵读活动,并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在全园教师中开展“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让教师在学习和竞赛中汲取精髓,提高自身修为。
3.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我园加以创新,把传统的精华与现代的思想加以整合,如市教育局推广的武术操《旭日东升》,我园作为试点校,将千字文融入武术操内,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幼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我园依托户外活动、大型体育活动,将传统文化、民间游戏深度融合与渗透。
4.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班级主题墙饰,让幼儿每天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探究行为。我园依托中国传统节日及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主题课程中融合与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春节、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加深幼儿对春节、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的认识和了解,在体会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中认知传统、继承传统,我园开展了“玉兔迎春寻找年味”“玉兔迎福新年诵读”“玉兔送福巧手呈祥”“萌兔爱劳动、爱运动”迎新年系列活动;“欢天喜地颂元宵”“喜气洋洋迎元宵”“创意手工做元宵”“团团圆圆过元宵”庆元宵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为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对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年一度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为引导全园师幼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打造教师清廉、幼儿清纯、校风清明的教育阵地,我园开展“承先烈遗志·扬革命精神·学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教学、手工制作、上党战役遗址祭奠实践活动等,让幼儿了解清明节传统风俗、传统文化和烈士纪念日的来历,加深孩子们对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的认识,在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邀请“援老抗美”老英雄讲述英雄故事,重温先烈艰苦卓绝、英勇奋斗的历程等活动,追忆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在思想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与悠久的历史积淀,富含很多的神秘色彩,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性,如传统节日中秋节,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导入,幼儿对于“嫦娥”这一形象有了好奇“嫦娥是谁?”“她是怎么上天的?”由此引出“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于是中秋节,我园开展了“知中秋、品中秋、话中秋”主题活动,通过主题墙创设;绘制“月亮变化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故事、绘本、儿歌、古诗;制作与中秋节相关的各种手工作品、学唱相关的儿童歌曲等活动,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同时组织大班幼儿开展“品古韵·迎中秋”歌唱中秋歌曲、品尝月饼及制作花灯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4.以重阳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社会”“关爱长辈”主题教学活动,走进敬老院为老人献上我们精心编排的节目,送上我们亲手做的礼物,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
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民俗文化教育内容。以“秋分”和“芒种”为例,我园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时,在种植区种植冬小麦,在这期间,幼儿通过施肥、浇水、拔草等活动,了解种植小麦的相关知识。来年“芒种”时孩子们参与收割,将收回的小麦晾晒、去壳,送至面点坊,用碾子压、萝,和成面团,做成馒头、面条等面食。整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亲自体验、亲身操作,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社会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广博的,而“实践”赋予了孩子们探索学习的武器。
我园充分利用长治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民间艺人走进滨河,一场唢呐盛宴,让孩子们感受了民乐的魅力;走进堆锦博物馆,让孩子们了解堆锦文化;走进气象馆,近距离地观察、触摸,培养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走进图书馆,让孩子们在图书馆氛围的熏陶下养成对书的喜欢,从而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走进博物馆,用实物传递知识,激发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走进消防支队,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消防队的“秘密”,提高了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来到滨河公园捡拾垃圾,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点赞贴送给路人,“小手拉大手”,我们同做“文明人”,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植树节”我们去到老顶山,种下一棵树,许下一个心愿……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学习,不仅感受到长治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开拓了视野,获取了经验和知识。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成果的积淀,在科学地实施保育教育工作中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当今幼教的必然趋势。我们将持续开发基于我园实际的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满足孩子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弘扬传统文化,蔚成风尚!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李 琴 市滨河幼儿园副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