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赵卫兵,长治市十中数学高级教师。从1987年参加工作就连续担任班主任和两个毕业班的数学课,并且担任年级组长,数学教研组组长。曾先后有五位学生在全国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两名学生在全国希望杯竞赛中获一等奖。连续20多年担任长治市中考评卷数学大组组长,无一差错,圆满完成中考数学评卷任务。即使是尾骨骨裂需卧床休息,消化道憩室伴息肉需手术,父亲身患癌症并骨转移肝转移需要陪侍,都没有阻挡她登上讲台。她把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当作亲生子女细心呵护,成为他们的“赵妈妈”倍感自豪。 如今五十六岁的她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两个班数学课和班主任工作,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都顺利升入理想高中。
她,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工作中,她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三十五年如一日,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三十五年,是她一幅幅伏案而作的身影,是一届届学子记忆长河里的一帧,也是她教育人生蹉跎行旅的见证;三十五年,她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潜心耕耘,任劳任怨,培育后学,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深得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和好评。她,就是长治市十中数学教师赵卫兵。
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赵老师的父母都是上世纪60年代师范毕业生,一生扎根平顺山区,一辈子教书育人。父母从教时认真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以及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都被儿时的赵卫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尤其是妈妈经常下班回家带着“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在院子里的花墙上耐心地给学生辅导功课,仔细地面批着每一本作业,直到学生和妈妈开心地说再见。此时此景已经深深地刻在赵卫兵的脑海里。从那时起,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的种子已然在她心底悄然萌芽。
1984年,恰同学少年的她毅然报考了师范院校,并顺利考入晋东南师专数学系学习。1987年,按照国家政策,被分配到长治市十中,承担了29班和30班的数学课,并担任29班的班主任,开始了一生的教育生涯。
二、润物细无声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赵老师深知,自己不能只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应该向“四有”好老师努力和靠拢。她深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不能只是一桶水,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因此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示范课和观摩课,深入研究教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也赢得了前辈和领导的认可。
如果说数学是赵老师一生的挚友和挚爱,学生便是她三十多年的花开,从教35载,那一支粉笔,一个图形,一张试卷,一本作业都凝结着她的智慧。难怪孩子们说“遇见赵老师,学生们是最幸运的。”
秦佳明同学还记得和赵老师真正的相识,不是开学的报到,而是一个平凡的早晨。那个阳光正好的清晨,赵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班里巡查,发现秦佳明的作业又没有完成,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期间,沟通过,也批评过,但效果甚微。
赵老师便对他说:“你老是这样,把你妈妈请来谈谈吧。”
谁知一向死活不吭气的他,竟然一声咆哮:“我没有妈!”
顿时,赵老师愣住了,突然意识到了秦佳明的学习问题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而不是孩子的习惯不好。
赵老师没有说话,而是拉着孩子的手走出了教室。那天,她耐心地听秦佳明讲他的故事。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从小一直跟爷爷生活。爸爸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他几乎不去,因为去了也是多余。”
赵老师摸了摸他的头,搂着秦佳明,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赵老师也泪眼婆娑。突然理解了秦佳明在课堂上的咆哮,那声咆哮,该包含孩子多少委屈,多少渴望,多少埋怨啊?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的温暖,他得多难过啊!
赵老师认真地听,他慢慢地说,两个小时悄然流逝。外面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像佳明那颗藏起来的心,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不吭气,因为缺少安全感,所以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与世隔绝。
第二天上课,赵老师把佳明调到了讲台边的位置。上课时,用眼神关注他;下课时,用言语随时询问他。天冷了,让他加衣;生病了,劝他多喝水;受挫了,鼓励他再努力;成功了,为他喝彩高兴……就这样,他在讲台边的位置坐了整整三年,秦佳明和赵老师就这样相伴了三年。
中考结束,他顺利进入长治二中学习。领通知书那天,他专门找到赵老师,悄悄说,老师我想喊你一声“妈妈”,赵老师百感交集,泪眼婆娑,坚定地对他说:“我永远是你的老师妈妈!”阳光下,佳明流着眼泪开心地笑了,赵老师也笑了……
259班的周彪,李琦,师鑫,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可是孩子们眼中的求知欲,让赵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赵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给他们开小灶,查缺补漏,做针对性的练习,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课内课外时刻关心关注着他们,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表扬鼓励,因此时常能感觉到孩子们赞许的眼光和成功的喜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又去了大学深造,已经走向了工作岗位。每当学生们回来看望老师,那注定是赵老师最幸福的时刻。
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作为一名老师要有敬业精神、勤业作风和乐业品质,她常常这样警醒自己。每天她从细微晨光中走来,她从绿树浓荫中走来,那熟悉的道路,阶柳庭花,映衬着她的身影,35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未曾断离。2008年10月,赵老师的父亲不幸被查出胃癌和肺癌双原发,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老父亲为了不影响赵老师的工作,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直到自己撑不住了,这才到和平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已经肝转移、骨转移,医生建议到北京肿瘤医院治疗,这可难坏了赵老师,一边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另一边是课堂上的学生,想来想去,还是让弟弟陪父亲去了北京,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背影,赵老师心如刀割!两个班的学生实在放不下啊!经过六个疗程的化疗,老人返回了平顺。天呐,命运竟如此不公平,2009年6月19日的晚上,父亲突然摔倒,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母亲想着第二天赵老师就要带学生去参加中考,两人就陪着父亲直到天亮,其实父亲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第二天,赵老师等学生进入考场后,立即赶回家中,但是已经过了最佳抢救时间,经过三天的尽力抢救,老人还是离开了人世, 这成了赵老师终身的遗憾。但是令赵老师欣慰的是没有因此而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除了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三十多年来赵老师还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教授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做人,关心他们成长”,赵老师关心爱护学生是学校出了名的。
赵伟辰是一个乖巧细心的小暖男,但军训时的几次晕倒,让赵老师心有余悸,每每回想,总有一种担心。
2020年9月,赵老师像往常一样陪着孩子们军训。第一天站军姿时,伟辰就晕倒了,第二天站军姿,他又晕倒了,连着几天,他军训都会晕倒。
后来赵老师才知道,孩子家里没人照顾他,只有他一个人在家,父母离异了,吃饭就是随便对付,饥一顿饱一顿的。为了不让他的身体影响学习,军训完了以后,赵老师对小伟辰说,“以后你的早饭,老师都带给你,你负责吃完就行。”他害羞地没敢说话。
也许是为了报答,也许是为了感激,小伟辰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学习上,从未让赵老师操过心,孩子的自制力极强,各个学科均衡发展,是班里的学习榜样。
初三复习,任务重,时间紧,伟辰会贴心地在上数学课的课间先画好几何图形,方便赵老师讲题时用。赵老师嗓子哑了,他会默默为赵老师打水放在桌角,温度总是刚刚好。
中考完,他送老师一个手提袋,里面是他自己烤的曲奇饼干,味道很好,老师们欣然接受。牛皮纸上是他自己亲手画的“小猪佩奇一家”,在纸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赵老师,谢谢您贴心的早饭,我吃了三年,让我感觉自己像佩奇和乔治一样幸福温暖,这会是我吃过最好的早餐,没有之一,我会永生难忘。”
四、梅花香自苦寒来
俗话说:干一行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自参加工作以来,赵老师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从未间断,教学工作热情饱满。赵老师不仅自己用心钻研教学,主动承担校内校外的观摩课和讲座并获得好评。而且在她担任数学组组长这些年来,带领全组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数学组年年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她还连续二十多年担任长治市中考数学评卷组组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所带的学生多数考入我市的重点高中,袁杰、杨涛、马靓、申慧、靳凯民等同学先后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希望杯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她自己先后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山西省第七届育人杯先进个人;第二十五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被“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织委员会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1998年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中,被“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织委员会和数理化天地杂志社评为“数学教育优秀园丁”;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中,获长治市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年,被长治市教育局评为长治市优秀班主任;2008年被中共长治市委、长治市人民政府授予长治名师称号。每一份成绩的背后,无不彰显着她对待教育事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和拼搏精神。
没有雨露的滋养,树苗不能茁壮成长;没有爱心的呵护,学生不会勇往直前;没有用心的教学,成绩不会可喜骄人。她用一颗教师的教育初心诠释着师者的责任和荣光,用一腔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精神品格影响着一届届十中学子。“初心一铸终不悔,韶光只为桃李芬”,便是她无悔人生的真实写照。
又是一年毕业季,她所带的初三毕业生,将厚积薄发、功不唐捐。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关丽霞 长治市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