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栗忠勇,中共党员,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从教3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30年,兼任数学组组长,年级主任,培养清华北大30人,培养了100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所带学生连续五届获高考数学满分或最高分。2009届学生谌阳平以总分682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理科第一名(裸分);2021届学生刘子健以总分712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理科第一名。荣获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山西省模范教师,长治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记长治市个人一等功一次。
“爱与责任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三十年来,我庆幸自己无悔的选择,我用爱和责任来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准则,用爱和责任来诠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爱与责任同行,共享成长快乐”。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责任担当的育人情怀、生机活力的班级管理、务实高效的教学工作、合作传承的团队建设。
一、责任担当的育人情怀
因为初中的老师一句话,数学考的不错,加油,一次次爱的鼓励,从此我有了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念头。高中时候的我就特别感受到各位老师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我的影响更大,从此和老师这个职业结缘。1992年8月山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太行中学当了一名数学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之旅。从此,6点起床、跑步、看自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看课间操、找学生谈话、家访,11点去宿舍看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一项工作,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成了我的工作常态。
三十年的教学经历,三十年的班级管理工作,多年的数学学科组长,年级组主任工作,荣获“山西省高校工委先进性教育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优秀班主任”“山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山西省模范教师”“长治市最美教师”,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荣获“三优工程优质课一等奖”“三优工程优秀论文一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是砥砺我前行的动力,这些繁忙的工作,让我很充实,让我明白传承有温度,育人是责任,是使命。让我更加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主动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满怀激情、满怀信心,传递正能量,以身立教,以德育人,以不懈奋斗的气概争当新时代的教育先锋。
二、生机活力的班级管理
1.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从1993年1月开始到现在,我一直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30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始终关心爱护学生,从不体罚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去帮助学生打开科学的大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重视六部学生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民主自治功能。经常和科任教师、家长交流沟通,对学生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式管理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带的106班,123班,342班荣获了山西省优秀班集体。
“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于爱。”
生活的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传递。用博大的胸怀去播撒爱、传播爱,始终让孩子们徜徉在爱的海洋中。爱学生才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人成才环境。
2000年的希望班的成立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成立的,免学费,免住宿费,即使这样还有学生一天只吃三个烧饼。了解到史本帅同学,兄弟姊妹4人,父母身体不好,经济缺少来源,我主动和孩子商量并和学校食堂联系为他取得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这种方式让学生很坦然地接受了老师和学校对他的关爱,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后来这名学生也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成为一位数学教师,他也在传递这份教育的爱。他的同学崔红艳,李敏也回到学校任教,成为教学骨干,长治市骨干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爱护自己、要求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承认自己人格和能力的一种心理,是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的尊重意味着对学生的肯定和支持,他们也会因此而更加自尊和自信;对教师而言,学生的信任是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以深刻影响的基础和前提,也同样使教师对自身充满自信,师生之间有了充分的信任,才可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不仅应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更应该改变观念,尊重学生。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也就不会有师生之间的协调的合作关系。342班的李宁同学文理分科后来到我的班,学习习惯不错,但是对我的态度一直有距离,学习状态,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我一直在关注问题的症结。那是一次月考后的谈话,时间不长,效果很好。是因为原来的老师的一次心得谈话中无意伤害了他,这次座谈加上平时的关心,让他解开了心结。从月考530分左右的成绩,高考以618分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
班里的问题生、后进生尤其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关心、肯定和鼓励,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在老师的期待和帮助下,消除灰色心理的阴影,与其他同学一样充满自信,闪耀出他们特有的光彩,体验和成功。
2.授业有方,因材施教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生对渴求知识,对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数学竞赛辅导需要我,自主招生辅导需要我,各种活动,打羽毛球、打篮球、跳绳踢毽子等,我都会查阅资料,和同事朋友们研讨、学习、交流。总之,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也要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145班的任晋宇,177班的杨宇、张鹏、马田通过数学竞赛分别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8班的王娜,李方远,郝毅通过自主招生考入了北京大学;285班的王汉、栗子豪考入了清华大学;琚震获山西省数学竞赛第5名,总决赛获得铜牌保送到了上海交通大学;342班的张丹震、马凯、陈超、曹晨阳通过数学竞赛考入了清华大学;398班的王喆隆、李隆骐以数理化生四课一等奖考入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30年间,我所带的班有30人考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58人获数理化生一等奖,有300多人奥赛获奖,有24人通过数学竞赛考入了清北等985院校,342班的张丹震同学获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主席,清华大学国家奖学金(10%),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5%),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德雷塞尔George Hill奖学金。
其中高145班任晋宇同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运学院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人才,湖北省“荆楚好老师”,教育部职业教育船舶舾装专业标准制定组副组长,湖北省政府重要专项联系专家。主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基金项目2项、授权专利32项。培养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湖北省“长江学子”1人,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指导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国际“互联网+”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赛事获得特等奖、金奖、一等奖、银奖总计24项,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6家。
不求一把钥匙能开万把锁,但是每一把锁肯定有一把钥匙能打开。一个教育行为不可能打开所有的锁,一个教育行为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发生作用,都发挥相同的作用,所以好的教育是丰富多彩的教育,只有丰富多彩的教育才能打开千差万别的锁。每一届新生入学要求学生读通一本名著,培养一项运动,参加一个社团,练好一笔字,写好一套笔记,参加一科竞赛,当好一次干部,组织一次活动的八个一工程。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创造自我成长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发展,从孩子的视角去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特质得到发展。我让擅长绘画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学校,专门在班内举办画展,并让他们参加板报小组,发挥特长;让喜欢体育运动体育成绩突出的孩子成立体育小组,带动全班同学参加体育锻炼;让爱读书的孩子专门管理班内的图书角,并定期为同学推荐好的书目……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为每个孩子的需要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显露身手,展示才华,从中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体验到了自己成功的喜悦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2000年以后的22届体育节、科技文化节都获得了第一名或第二名的好成绩。342班、398班获得了体育节文化节的双第一,448班获得文化节第一,体育节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3.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要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在工作、在为人上,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的成效。
作为班主任,我平时要求学生要仪表大方,上衣要拉上拉链、扣好扣子。有一次,因天气很冷,我就加了一个外套,刚进教室,就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的上衣拉链没拉上。”我有点尴尬,但我迅速把衣服拉好,并回敬同学一个微笑,向她说句:“谢谢!”那一刻我内心无比喜悦,因为我知道他们已经很在意我的话,并付诸行动。
我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作为老师,课前就必须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乐中学;课下时间,我坚持和学生交流,向学生请教问题,了解每一个学生,学生们也很喜欢跟我谈心。
我教育学生对人要有礼貌,我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我和同事主动打招呼,学生帮我拿东西,我会说“谢谢”。耳濡目染之下,学生们都很懂礼貌,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友好相处。只要你一进教室,他们就会笑眯眯地、异口同声地向你问好。遇见其他老师,也会主动打招呼,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要求学生规范书写,自己每天上课的板书,图示都要认真,规范,有板有眼,讲起规范,我想起李隆骐,他是班里的品学兼优,思想活跃的好学生,可是他的书写习惯,以及爱谈天说地、奇思妙想的习惯影响着班级的同学,因为他的思想,数学思维习惯也不太好,有一次,晚自习后他居然坐在两层的桌子上学习,有时还忘记做笔记,我很正式的和他交流谈心,虽然不是很严厉,但他已经知道错了,低着头,脸涨得通红,他听了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后来在班里,他在和我和老师精心营造的平等、和谐、有爱的气氛下,他成为一位特别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年后考取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博士,他在微信中兴奋地告诉我,感谢栗老师三年的栽培,今天我终于圆梦清华,完成了许多年的梦想,得偿所愿,分外怀念你的教育,感激你的栽培。
讲起228班的谌阳平,他的数理化成绩优秀,思想活跃,理解到位,但是习惯养成还得继续优化。这里还有一段故事。高三第一轮复习时谌阳平很多练习都没有写全过程,简单了事,平常和考试是两码事,我就和他打了个赌,我随手给他拿了个题,只要能做出来就不用做了,可能是因为紧张的原因确实没有做出来,从此他很认真地做每一个题目,做每一件事情。以山西省理科高考成绩682分考入了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他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的研究,获2021年度亚太地区青年物理学家奖杨振宁奖,仅此一人。
4.细化管理,用心构桥
“六部的自主自治管理制度”让我的班级活力四射。
班干部值周法加班级管理细则,实现班级以班主任为引领,以学生自治为管理方向,以勤勉为手段,以精细化管理为近期目标,以素养提升为长期目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锻炼了学生组织、合作的能力。
主题周会的导行法。
每周周日的主题周会让每一个部门部长组织,安排实施,根据班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自拟题目,自己协调,互相配合,亮出观点,展示论据,班主任指导召开。每年的高一我都要开一个主题周会《你的梦想和坚持》让同学们坚持初心,为你的梦想努力一辈子。特别是高342班高中毕业生有4人考入了清华大学,12人研究生、博士考入了清北。342班孙源佑同学以高考595分考入了吉林大学,他坚持要复习,一年后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四年后考了入清华大学后他来见我,老师,是你让我坚持了我的梦想,我实现了,谢谢老师给我开得那次周会。教育无处不在,时时处处皆教育。
三、务实高效的教学工作
1.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把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数学素养提升,作为教学的根本。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理念化为自己的思想。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教学工作都要与时俱进,能做学生学习、做事、做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3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家长,优秀的教师团队成就了今天的我,谢谢你们!
2.“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作为教师如果只管自己教学而不去研究,不去反思,不去深度学习和交流,不去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的教学就会是肤浅的;有了深入研究,广泛学习交流,有了思考反思,在研讨中研究,不去实践,不去运用,尤其是不去走进课堂,那么,就会让研究成为空中楼阁,研而无用,如此就是空泛的,没有价值的。所以,自己必须要有自己认可的、深入研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作为教学的支撑,尽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守住教学一线中深度研究,与教学一路同行。
在长期的教学教研中,结合我校的教学模式我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步教学法:独学——组学——展学——理学——检学
问题学案式导学——开放式探究——启发式引导——互动式讨论——精准化练习
精选题的题组练习:展题——练题——议题——精讲
一题一议教学法。
多题一解和多解一题教学法。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一定要给孩子们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一个好习惯、好行为会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在2006年我开始坚持让每一位学生书写当天的课堂记录,也就是整理当天学习的课堂笔记、错题过程、自己需要增加补充的部分,其实它是我课堂教学五环节的“理学”环节,利用笔记效应去完成数学的学习。我从高一开始就和学生有个三年之约的指导约束,鼓励学生做好笔记,三年后作为礼物送给老师,也是非同寻常的一件事。因此,我也希望可以引领孩子们养成认真听课、及时整理、查缺补漏、自学完善、规范提升的良好学习习惯;找准切入点,消除盲点,疏通堵点,澄清疑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写出要点的思维习惯。所教数学学科学生连续五届取得山西省高考理科数学满分或数学最高分——2009年王泽华高考数学150分,2012年栗子豪149分(当年高考没有满分),2015年李伟琪150分,2018年马祎旻150分,2021年的刘子健、张仝旭高考数学150分。另外,培养了2009年228班谌阳平山西省高考理科裸分第一名,2021年,448班刘子健以712分获得山西省理科第一名,是历年来我省高考的最高分。同年,他的同班同学张哲凯698分的高分获得山西省理科第八名。多年的教学实践,利用优秀的学生笔记效应传承积累了很多适合于教学的好题和微课,让我的学生受益匪浅。特别是2018年高考所带两个班级109人中有46人获得140分以上的高分,2021年高考有32人获得140分以上的高分。全班同学都考入重点大学。
四、合作传承的团队建设
1.合作传承,团结共赢
作为一个带班30年的班主任,我深深地明白一个班级要建设好,成绩好,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中间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更需要充分发挥班级所有代课教师的积极性,而班主任就要充分地和班级所有教师更好地进行沟通,通过和教师的沟通更好的了解所有学生在各学科方面的不足,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教学成绩。还有每一届高一刚开始组班时,我就召开一次班级教师会议,我会将我的教学思考和思想和本班的预期告诉给所有的老师,所有老师能心往一起想,力往一处使,让所有的老师都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前进。同时在日常沟通中也要更多的了解所有代课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做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量,真正形成一个优秀的班级教师团队。
后来作为年级主任,数学学科督导员,我的目光又不能只是局限在自己所带的班级,自己一个班级的成绩优秀还不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还要将注意力放在整个年级的管理和数学学科建设上,同样我想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年级教师团队。一个年级的管理上,我首先是统一所有班主任的意见和思想,让所有班主任都能力争上游,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对待年级组的教师,我也是想尽办法如何充分发挥年龄大教师的积极性、如何指导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如何指导中年教师更好的发挥中坚力量等等,进而打造我们年级的一支追求卓越、勤奋肯干的优秀教师团队。
2.优秀团队建设,也是我校着力打造的一个重点工作
正是在学校大背景下,我们的年级团队才能更好的前行。我也相信,我们学校的这个优秀团体也会更加优秀,会给长治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爱是教育的根基,责任是用吾生语言来描绘它。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用充实的知识教育学生,教师正是用自己的爱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不断成长,教师要肩负自己的教书育人的责任,让所有的学生都成长成才,从而在塑造学生不同人生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