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之窗 > 正文内容

为孩子们播下一颗热爱运动的“种子”

——记潞州区东关小学教师江华

2022-12-05 09:08 来源:长治市教育局

江华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学校副校长兼任五年级体育教学工作。从事体育教学二十五载,他为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江华凭着一颗对教育工作的炽热之心,从教学到训练,从训练到比赛,用爱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用情鼓励着每一个孩子。一座座奖杯,一块块奖牌、一张张荣誉证书,不仅见证了他的成长,也是对他扎实工作的肯定。

爱,就要全身心地付出

儿时的江华老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和父亲一样技术拔尖的工程师。1993年的盛夏是个收获的季节,他被北方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但同时也收到了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通知书。在当时,年轻的他觉得马上就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冥冥之中自由天意,在父母的再三劝说下,他最终入学山西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体育学院的学生。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与体育教育的这段不解之缘就开始了……大学里,随着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他逐渐找到了乐趣,觉得能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年年获得学院奖学金,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97年带着对体育工作的无限热情的他被分配到东关小学任教,在与孩子们长时间的接触后,他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的决心。二十五年来,他先后担任过学校工会主席、少先队辅导员、总务主任、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这些职务,虽然学校的管理工作辛苦而繁杂,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从教使命,始终坚守在体育教学的一线,为学生铺就了一条体育育人之路。

体育工作容不得一丝懈怠,必须全身心的付出。他认为:体育教师必须上好每一堂课,抓好每天的早晚训练,不记个人得失,只有这样,学校体育工作才会有所成就。二十余年里,他总是早出晚归,和学生做朋友,天天和学生泡在一起,享受着体育带给他们的自由与快乐。在完成好学校教学和训练任务的同时,他总是主动承担区级公开课、示范课和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节节公开课的打磨,汗水浇灌了成功的花朵,他自身专业能力得到了快速地成长,逐渐成长为区教学能手、市教学能手、山西省骨干教师。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多次被表彰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潞州区最美教师,长治市优秀教师、长治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为四育,体、智、德、美。”毛泽东主席也曾讲:“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身为一名体育老师,他非常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他总是亲身示范,认真纠正学生的动作,每每这时,眼中流露出的都是对学生的关爱和期盼。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发展,他每年都会组织篮球、田径运动会、游泳、足球、冬季体育节五大比赛,这为拥有不同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在竞赛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路上,他从不知疲惫,倾尽全力抓好对学生的教学,这都是因为他一直认同这样一种思想:“体育教给孩子们不仅仅是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的输。”细细想想:从小到大,书中告诉我们的都是如何努力奋斗取得好成绩,又有哪个老师、哪本书教给你如何体面的去输呢?

好的体育教学离不开教科研的引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他深知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他放弃了很多业余时间,把诸多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上。近年来,他申报并主持了省教科院“十三五”课题《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有效对接的实践研究》、国家级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研究》的研究工作,2013年9月,在全国学生定向运动学术研讨会上,还代表山西省代表团交流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小学校园定向运动游戏设计的研究》;此外,多篇论文和教学案例在相关报刊上发表。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比赛使用的发令枪、发令弹的严格管制,发令弹装药量大量减少,从而导致在发令时经常出现哑弹现象,甚至连打多枪不响,严重影响到比赛的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江华老师利用自己无线电制作方面的特长,经过多次不断地尝试和实验,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电子发令枪,现正在进行疲劳性实验和发明专利的申报。

爱,就要给学生最好的教育

知名学者白岩松在广州体育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说道:“中国如果此时再不重视体育,是配不上大国这两个字的”。一所学校要有生机,有发展,就必须重视体育,并且要有自己的特色。东关小学体育教研组9名教师在江华老师的领导下,上下齐心、努力拼搏,走出了一条特色体育之路。2012年,他从北京引入了定向运动作为学校特色体育课程。定向越野是一门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运动员利用精确绘制的地图和指北针,按地图标示的检查点,按顺序依次到访每一个检查点,比拼的是运动员的独立思考与分析判断能力。项目开设伊始,由于没有标准器材,江华老师就自制一些简易器材来进行练习,如他使用印章来证明学生到访每一个检查点;也利用过检查点上提前布置好的密码来检查学生是否到达,但在随后的教学与训练中,他发现简单器材的局限性很大,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水平的评价。当时,由于当时学校经费不足,经过多方协调与努力,学校不可能拿出这么一大笔经费来投入给体育。无奈之下,在当时月工资还不足2000元的情况下,他自筹7万余元购买定向器材和设备,并无偿提供给学校和学生使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2013年开始,定向越野的训练开始开花结果,东关小学连续七年获得山西省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他的学生前后获得42块金牌,36枚银牌,54枚铜牌,百余名学生取得名次。定向越野现已成为东关小学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2015年,在他的积极申报下,学校被评为国家首批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校足球队在市、区比赛中多次获奖,现在学校各班每周开设有一节足球课,“人人有球踢,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队队勇争先”已经成为东关小学足球特色项目的常态,每年的学校“校长杯”足球联赛,都涌现出不少足球特长学生,足球特色校园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学校被评为山西省足球项目体育传统学校。

江华老师努力畅通体教融合渠道,与长治市游泳协会共建游泳特色课程,并制定出90%的毕业生掌握游泳技能的目标。202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命名为山西省游泳特色学校,9月,在他的协调下,学校为二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如期开设了游泳课,几个月下来,70%以上学生掌握蛙泳技术,基本具备了意外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作为山西省定向越野锦标赛优秀裁判员和教练员的他还负责校无线电测向队的训练工作。2013年5月,江华老师在北京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项融合科技制作与体育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无线电测向”。这个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无线电知识,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无线电测向机,还可以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机器到公园里、山林中去寻找老师提前隐藏起来的电台,感觉就像猎人在抓狡猾的狐狸,所以,学校的爱动手、爱思考的学生特别喜欢这个项目。好钻研的他针对学生年龄小,辨别方向能力差的问题,他多次北上太原,向前国家队的老队员请教训练方法,形成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的特殊训练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江华老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9月份开始,社团如期开始活动。不懂,就向省无线定向协会的秘书长王志强老师请教,通过不断的学习,江华老师很快就掌握了3.5MHz和144MHz两种测向机的使用难点,与学生一起研究测向机在快速奔跑过程中测向的特点,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2014年5月首次出征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公开赛,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他的学生表现特别突出,在小学组比赛中取得了五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16年的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又取得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在为我们山西省增光添彩的同时,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和一个新的世界。

爱,就需要担起社会体育责任

体育人的社会责任感超强,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江华老师也是如此。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没有忘记应该肩负的对社会体育工作的推动作用。每年的潞州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他身为总裁判长,从赛前的合理安排、赛时的积极协调、犯规的公正处置、比赛的准确把控等各方面细致入手,保证比赛顺利进行。这是他成为田径国家一级裁判员十余年来执裁经历经验的积累。不管是在受邀参加过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二青会,还是市、区基层运动会上,他都是这样严格执行规则,营造公平的竞赛环境,保证良好的比赛氛围。

作为定向运动国家一级裁判员的他积极推动定向越野这项赛事在省市的发展。2017年,在他的积极申报下,经省教育厅批准,山西省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在长治举行,由原城区教育局和东关小学共同承办。此次比赛是设立该项目这些年以来,首次在省城太原之外的城市举行。江华老师为了将比赛办得成功圆满,提前6个月就开始筹划。从比赛的赛场的选择、地图的绘制、运动员的报道、比赛的裁判、一直忙碌到赛后的颁奖,丝毫不敢懈怠。他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来自全省大中小学校教练员的认可,大家更是对本次比赛的专业性给予了极高的肯定。从2015年以来,长治市定向越野锦标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是由江华老师全面负责竞赛工作。这些比赛的成功举办,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定向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江华还是无线电测向运动国家级裁判,他多次受邀参加高等级赛事的执裁工作。由于个人在各项比赛中的突出表现,2018年1月,江华被聘为山西省学生运动协会户外运动分会副秘书长,主要负责全省学生的竞赛与技术部的工作。

二十五年来,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江华一心扑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的扎实和务实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同行的好评、学生的认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教师对体育工作的热情和执着,他还将一如既往地带着这份热情与执着一路向前!而这,就是最美的教育人的模样!

(长治教育编辑部)

长治市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58503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2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