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之窗 > 正文内容

改革前沿: “四聚四度”为“双减”提质赋能

——长治五中贯彻落实“双减”工作

2022-11-14 09:18 来源:长治市教育局

塔岭山下,坐落着一所传统与现代碰撞、人文与艺术交融的上党名校——长治五中。长治五中创建于1965年,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示范高中”,2009年搬迁至解放东街新校区。2016年秋季,根据上级部门安排与附近居民之诉求,长治五中恢复初中办学,现为高中16轨、初中5轨,在校学生2987名,在编教工256名。

近年来,学校荣膺“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示范校”“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德育先进校”“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市教育局确定为“新高考实验学校”,为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提升提供了五中智慧。

阔步半世纪,再续新征程。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与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实施,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望,长治五中在课程设置、课堂改革、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四个方面实行“四个聚焦”,提升“双减”工作的宽度、高度、深度、温度,创新开拓,惕厉不懈,由此创造出“双减”背景下长治五中育人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

聚焦“111” 课程半径宽一度

课程建设关乎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关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关乎办学内涵品质的提升。实践中,我校开齐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并结合我校的育人理念与办学实际,每天增设1节体育课、1节书法课、1节阅读课。通过“111”课程的增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规范学生书写,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体育课程开设方面。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断拓宽课程领域,增加课时,丰富内容,每周3节体能训练课,1节足球课、1节篮球课,以此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教育目的。

书法课程开设方面。印制硬笔书法练习纸,每天1张,工整书写,坚持不懈,有效改变学生书写习惯,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阅读课程开设方面。印制阅读卡,结合初中生必读书目,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以及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日阅读摘录,日积月累,达到初中三年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阅读课程标准。

聚焦“333” 课堂热情高一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2016年,根据国家立德树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等精神指引,我校开始了高效智慧课堂的全新探索和深入实践,最终确立了“333+X”的高效智慧课堂模式。具体为:

三翻——教学理念的翻转,由“以教师为中心”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翻转,由“课堂传递知识,课后吸收内化” 转变为“课前知识传递,课堂吸收内化”;教学角色的翻转,由“演员型教师,观众型学生”转变为“导演型教师,演员型学生”。

“三段”——课前、课上、课后。

“三个环节”——课前任务研学、课上展示交流、课后巩固练习。

同时,在“333”主体模式下,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不同课型可根据自身的独特性建立模块化、精细化的“X”个性教学模式及授课流程。

“333+X”的高效智慧课堂模式是我校全新探索、深入实践的最终结果。我校的“333+X”模式立足合作、交流、展示,通过任务单导学、合作小组创星、思维导图应用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热情,锻造了高效智慧、激情四射、富有活力的五中课堂。

聚焦“441” 作业内涵深一度

“双减”减掉的是教育负担,而不是教育质量。我校聚焦更深层次的减负,遵循教育规律,狠抓常规教学与作业管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业管理通过“441”举措的深入实施,做加法、提质量、减负担。“441”具体为:“四精”——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必”——必须注重统筹管理,必须注重精准滴灌,必须注重学科素养,必须注重互通共鸣;“一清单”——作业清单。

一是注重统筹管理,各备课组明确作业类型、作业量、具体作业要求等,做到年级内部各班统一标准。二是注重精准滴灌,作业量适当,难易适度,学生作业分层布置,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做到精准滴灌。三是注重学科素养,教师根据学科素养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精选作业,预先试做,控制时间。四是注重互通共鸣,当堂完成的作业,不带到课外,课后服务时间能完成的作业,不带回家中,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作业,强化师生之间的互通共鸣。

聚焦“526” 课后服务温一度

学校在认真调研学生兴趣爱好和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开展“526”课后服务,具体安排为:5天工作日均开展课后服务,每天2小时,周六开展6节课的课后服务。

周内5天,每天2小时课后辅导,具体是30分钟书法,30分钟阅读,60分钟自主作业。周六上午进行四节课的学科类课后辅导,下午安排两节课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设置了足球、篮球、韵律操、乒乓球、合唱、摄影、剪纸、绘画、书法、魔术、围棋、象棋、武术、演讲与口才等16门课程,涵盖体育、音乐、艺术三大门类,再加之周末劳动实践作业,形成了长治五中周内强化智育、德育,周末促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五育”课后服务模式。

课后服务形成了“我选择我喜欢”的特色化、菜单式服务课程体系。周六课程设置上实施“双选”,学生根据课程设置选择老师、选择课程,坚持了统筹安排、以生为本的课后服务理念。

课后服务安全管理方面。学校制定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主动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办公室制定《课后服务安全协议》,与每一位家长签订安全协议,约定双方责任与权利,保障全校师生课后服务秩序井然,确保了课后服务的安全健康。

深化改革风正劲,勇立潮头逐浪行。作为“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校”的长治五中,凝神聚力,蹄疾步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动一系列“双减”创新改革的“五中实践”上升为“五中经验”。

(长治五中)

长治市教育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2058503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52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