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邱敏:男,汉族人,1982年10月出生于山西大同浑源县,2003年6月毕业于晋东南师专数学系,同年参加工作任王庄中学数学教师,201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获得后续山西大学教育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王庄中学副校长、347班班主任、数学党小组组长。先后获得长治市“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潞州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保持清廉本色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潞州区王庄中学邱敏老师,在他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即便担任了信息中心主任、副校长,他都一步一个脚印践行廉洁本心,事事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处处严于律己、不贪不腐,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
“特殊班费” 扬节俭正气
学校建设看班级,班级建设看班风。班风建设是班级的灵魂。从2003年参加工作担任班主任以来,邱敏老师就把“扬清风、立正气”作为班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班级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个班级成员的行为指南和自觉表现。初二年级347班是他担任班主任的第七个班级,走进教室,一股浓郁的清风正气扑面而来。黑板上方五星红旗熠熠生辉,红旗两侧“明德、笃志 、励学、敦行”八字学风催人奋进,对面墙上“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班级理念集中体现了347班的特色。周边墙上“班务工作”“学习栏”“竞赛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挂图”及奖状锦旗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窗台上的几盆鲜花开得正艳,和同学们的笑脸相应生辉。邱老师指着教室后面角落里的两个红色塑料大桶说,这是用他们班的“特色班费”买的,一个装拖把等卫生用品,一个用来收集“废品”,把空饮料瓶、废弃的书本纸张分类存放,再卖给收废品的。一个星期卖几元钱,一个学期就是上百元,作为班级的“特殊班费”,用来订杂志、办板报。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来校带着瓶装水或者饮料,丢弃的空瓶散落在窗台上角落里,很不雅观。邱老师就拿了个编织袋让值日生收集起来,一个星期竟然捡了一百多个,卖了十几元钱。有的同学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丢人”。邱老师在班会上组织全班同学展开讨论,以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和革命伟人的廉洁故事来教育和感染大家,统一了认识。从此,教室后面角落的编织袋就成了班里的“美德聚宝盆”,同学们自觉地将空瓶等废弃物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袋子里,既保持了教室卫生,又开辟了班费的来源。用这笔“特殊班费”购买了带盖的塑料桶,代替了编织袋,使教室更加干净整洁;购买材料制作教具,为同学们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新天地;购买花盆和幼枝养花,让同学们感受劳动的乐趣……如今,这种做法在王庄中学蔚然成风,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节俭廉洁风景线”。
廉洁自律 做清廉楷模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邱老师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用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带动学生。去年六月,邱老师走上副校长管理岗位,后勤要安排保洁员给他每天打扫办公室卫生。邱老师说:“我天天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劳动是一种光荣,我年纪轻轻,让人来帮我打扫卫生没有必要,我自己就能打扫”,于是他办公室的卫生都是自己打扫,拖地、抹桌子。他就是在共创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邱老师代的是初中数学课,有家长私下建议说:“邱老师,您教学水平好,不光同事们认可,而且我们家长也非常认可,业余时间何不带几个学生?给他们辅导一下,这样您有了收入,学生也提高了成绩,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是啊,说起来是好事,可是在邱老师身上行不通,刚开始邱老师还耐心地解释,说身为人民教师、党员不能有违纪行为,而且自己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将学期课程内容全部在课堂上讲授完毕,学生课下不需要补课,再说也不想让家境贫困的孩子因无钱补课而成绩落后,让教育失去公平性。随着劝说的热心人越来越多,邱老师也不再解释,只是淡淡地一笑而过。于是学生家长们都知道邱老师不补课,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邱老师不是不补课,而是不“有偿家教”,邱老师眼里没有坏学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课余时间他告诉学生如果有不会做的题、课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可以来办公室咨询他,如果老师不在办公室,就写个纸条放到老师办公桌上,把不会做的题或者学习内容告诉老师,如果老师办公室门锁着,就从门缝把纸条塞进来,然后和老师约好时间利用下课或者服务课时间讲。他说虽然这个职业很平凡,但教育的使命不平凡,这么多年他把宝贵的青春和满腔的热情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他用热爱谱写执着,他用责任谱写忠诚,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的铮铮誓言。
正直表率 当干事先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身上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师的名字叫奉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教师的名字叫圣洁,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清廉。王老师是王庄中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在王庄中学德高望重。有一次,在市里的小区,邱老师碰见王老师,两人互相寒暄了几句,王老师说:“她朋友的一个小孙子,现在就读实验小学三年级,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基础也弱,想让邱老师过去辅导一下,完了以后表示意思意思”。当前在“双减”政策下,严禁教师补课,可是又碍于同事之间的情谊,不好意思拒绝,邱老师就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精心的辅导。通过辅导以后,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还有学习方法进行了剖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家长反映,这个小孩儿放学回家比以前好多了,回家以后不再是先看电视,玩手机,然后才写作业,好多恶习改了不少,都说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遇到疑难问题主动向同学老师请教,不再像以往那样消极等待“辅导”,孩子说:“以前我总把学习看成是负担,不推不动。在邱老师的指导下,我才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越学越爱学。我们数学老师还让我当了学习小组长呢!”孩子进步,家长高兴,孩子的父亲买了礼物来登门致谢,被邱老师挡在了门外:“我是一个党员教师,国家明令禁止有偿家教,你总不能让我犯错误吧?”他说在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王老师对他的教学帮助了很多,要感谢也是邱老师感谢王老师才对。小事例说明大问题,在邱老师身上廉洁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他知道教师很平凡,平凡得就像辽阔太空的小星星,静静地陪伴孩子们走过童年,走过少年,走向辉煌的人生;教师很伟大,伟大得就像磅礴燃烧的太阳,用火一般的激情驱走愚昧,迎接文明,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
做粉笔清白立身,当红烛廉洁从教,这就是一个人民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诠释。
(杨伟民 潞州区王庄中学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