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长治市潞州区副校长赴上海市普陀区以“新时代·新管理·新育人”为主题的高级研修班培训。一周的时间,享受了一道道回味无穷的教育大餐,领略了各位专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情怀,许多理论中的困惑在那里找到了答案,许多工作中的难题在那里得到了破解,眼界豁然开朗,心中如沐春风,有种灵台透亮、醍醐灌顶的感觉,觉得三生有幸,不虚此行。让我明白了自己不仅要做一个追梦人,更要做一个圆梦人,圆自己的教育梦想,也帮我的学生圆学习成长的梦想。
久旱逢甘霖,寒冬沐暖阳
2021年6月,我被任命为华丰路小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从教学一线走上了教学管理岗位。岗位的变化对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以前只要自己干好就可以了,上好自己的课,管好自己的学生,搞好自己班级的学习成绩,现在却需要带领大家一起干好,需要站在全校的角度去谋划教学、开展工作。教学上我自认为是行家里手,管理却纯粹是门外汉,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去做,从教育专家的著作中去寻找灵感和思路,但要把纸上的理论变成工作的方案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常常去请教前辈领导,让他们给我支招,但一下子还是不能进入状态。正当我发愁如何在新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时,潞州区教育局可谓是雪中送炭,通知我赴上海华东师大参加培训,我听后,真有种“久旱逢甘霖,寒冬沐暖阳”的感觉。事实也证明,一周的培训不仅让我与教育大家零距离地接触,感受到了他们博大而深沉的教育情怀,以及对教育本质的真知灼见,接触到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长治小城与上海大都市在教育方面的差距,使我的眼界和认识得到了断崖式、跨越式的提升和进步,深深地体会到,培训真的是给予教师成长的最高奖赏。
望远须登高,树下自成蹊
此次上海培训,除了聆听专家讲座,还参与了体验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特别是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对我来说都是初次涉猎,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专业”。上海市延安中学校长李德元在《现代基础教育,学校文化的内涵性发展》讲座中提到:现代学校管理要文化先行,文化即生活,在特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中形成,是代代累积沉淀中的习惯和信息。在管理艺术上,要心中有人,应做到以下几点:谦逊,这是一种觉悟,一种责任,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认识自己是一种觉悟;放手,这是一种自信,作为副校长要敢于对老师们放手,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担当,这是一种善良,在处理关系时要有自己人效应,换位思考使人宽容,一个团队,靠宽容与补台维系;自律,这是一种品德,规定的事,自己先做好,因为群众的眼睛是真的很亮。在管理中更要做到有人的教育,有温度的教育,有爱的教育,有智慧的教育。
聆听专家的教诲,我如从谷底升至峰顶,眼界一下子开阔了,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教学副校长,在自己专业成长的同时,更要为教师们铺设一条专业成长的阳光大道,让教师在课堂中成长,在教研中成长,在团队中成长。我们所说的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在每一个阶段都能达到自己应有的高度。让教师通过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品位,做一名学生欢迎、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当自己回首过去的时候,要有保尔柯察金的感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的本质工作,用真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我们走过的路上,自然会桃李成林、绿树成荫,这也是我们当教师的价值所在,乐趣所在。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今世界“行万里路”似乎容易,“读万卷书”却太难,因为社会上的诱惑太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我们的心很难静下来,因为教师也是人,也有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但我们是做教育的,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必须要有奉献精神。教育工作者是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传承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人格的培育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拥有一桶水,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明末清初学者程允升有诗云:“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为人师表的教师,学识必须扎实丰富、与时俱进。孔子在《礼记》中也曾说:“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校长作为“师者之师”,首先要长于学习、学有专长。教师作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更应该带头学习,通过学习不断使自己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坚守一种善于学习的习惯,并懂得学习贵在用心,贵在得法,贵在创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且全面的要求,呼唤综合型的教师,“一桶水”的教师已远远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的需要,现代教师必须天天学习,不断加水,要有一缸水,一池水,甚至应拥有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这是学生的渴望,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期盼。只有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师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才会理智而不轻信,沉稳而不浮躁,尊重而不谄媚,骄傲而不狂妄。学习的广度决定我们生活的内涵,学习的深度决定我们思想的高度。身为教师,始终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把终身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要在学习中努力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可以没有很好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不能没有丰富充实的精神追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培训给了我们一种理念,给了我们一种思路,但并没有给我们一种能力,一种方法。培训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开端,教育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事业。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去,化心动、激动为行动,变学习、思考为实践,是我们每个参训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从此次讲座的专家学者身上,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们不仅是教育的探索者、思考者,更是教育的践行者,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长治是一个小城,教育资源无法与大都市上海相比,但我们也有追求高质量教育的理想,长治人民也有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力,所以,返校后,如何把心得体会变成工作思路,如何把学习笔记变成方案措施,将是我的工作重点。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我是教育管理队伍中的一个新兵,但我有信心、有决心把自己变成一个懂教学、会管理的、能成事的、称职的教学校长。
总之,此次培训学习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学到的东西与学校实情相结合,努力做行者,躬身实践;做学者,厚积薄发;做智者,敢于并善于迎接教育实践的挑战;做探索者,去探求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思路。我将谋事悟理,求真务实,科学而智慧地解决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获得学校和自身的共同发展,演绎绚烂的教育人生,在教育事业再进一个新的台阶,创造新的辉煌!
(王华丽 潞州区华丰路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