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初春的沁县迎来强降温伴随着小雪。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香甜酣睡时,12岁的刘松涛家里已经亮起了灯,尽管前一晚写作业到10时,刘松涛还是早起洗漱,和以往的每一个休息日一样,他要跟着环卫工妈妈,一起上街清扫马路。
凌晨3时,刘松涛和妈妈拿着工具来到了沁县县城的北街,这条向左右两边延伸500米的路段,就是他们的清扫范围。跟着妈妈干了3年多,刘松涛有了自己一套顺手的程序,他先把容易清扫的落叶和垃圾扫到一块儿,迅速用簸箕铲到垃圾桶,然后再去清理被水渍粘在地上的垃圾。直到早上7时,刘松涛和妈妈完成了清扫工作。
认识刘松涛,源于去年腊月的一个下午。街道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手里的扫把和簸箕在他瘦小身体的衬托下显得越发庞大,冻得通红的双手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阿姨,麻烦你让一让。”脚下落叶被他的大扫帚一扫而光,他推着三轮车向路对面走去,紧随其后的是他穿着环卫服的妈妈温秋萍。
刘松涛是沁县红旗小学六一班的一名学生,他的妈妈在环卫队工作已经11年了。得知我们要来采访,小松涛在班主任郭老师的带领下,早早地在学校门口等候。“妈妈每天要扫一整条街,我和她一起扫,她就能早点完工,早点回家。”从9岁开始,休息日和寒暑假,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刘松涛和妈妈一起清扫大街,从未间断过。
当时儿子来帮忙,温秋萍是犹豫的。一是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是怕老师和同学看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温秋萍没有想到的是,年仅9岁的刘松涛格外坦然,他认为这份工作是光明正大的,帮助妈妈没什么不好意思。家里有4个孩子,日子很拮据。小小的刘松涛深知父母的压力和艰辛,“爸爸在村里种地,妈妈每天早晚出来打扫卫生,供我们上学,很不容易。”
凌晨2时的闹钟格外刺耳,熟睡中的刘松涛很快起身,生怕多一秒自己又睡着。穿好棉服,简单吃点东西,坐在妈妈的三轮车上出发了。刚开始清扫的时候,刘松涛无法顺利地将树叶扫进簸箕里,风大的时候,好不容易扫到一起的树叶又被吹得到处都是,他就用手一片一片地将树叶捡起。
沿街商铺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刘松涛,“真是个好孩子,每次路过,总会把我放在门口的垃圾拿走。”
“松涛在学校也特别乐于助人,同学们谁有困难,他总是积极帮助,学习也很刻苦。帮妈妈分担工作的这份特殊经历,也让孩子收获了成长和勇气。”班主任郭瑞霞老师这样评价。
“凌晨2时多起床,是什么支撑你做到的?”刘松涛腼腆一笑,“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这个生物钟了。”
下午4时30分,窗外又飘起了小雪。望着远处缓缓过来的三轮车,刘松涛大声地说:“看,那就是我的妈妈。”他急忙跑了过去,熟练地推着妈妈的三轮车,一边整理上面的积雪,一边把塑料布铺平。随即又拿过妈妈手中装有垃圾的簸箕,朝百米开外的垃圾桶走去。临别时,刘松涛挥挥小手:“妈妈,再见。下雪路滑,你注意安全。”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娴熟,又是如此的感人。12岁的孩子,大多数正在父母的庇护下撒娇、叛逆。而为家人分担压力、直面生活、认真做事、一起努力创造幸福,成为这位12岁小小少年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们期待,自信、乐观、阳光、豁达的刘松涛朝着他闪闪发光的梦想全力奔赴!